常熟理工学院特色专业建设点: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
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简称“特色专业”。是教育部、财政部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的总体安排,并经过网上公示和专家评审程序,批准的旨在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出专业水平和特色的重要措施。
常熟理工学院开设专业
专业类别 | 专业名称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安全工程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本)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材料类(本)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美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材料类(本) | 功能材料 |
材料类(本)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类(本)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 |
电子信息类(本)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电子信息类(本) | 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纺织类(本)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纺织类(本) | 纺织工程 |
工商管理类(本) | 市场营销 |
工商管理类(本) | 财务管理 |
工商管理类(本)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 | 工程管理 |
化学类(本) | 应用化学 |
机械类(本) | 机械工程 |
机械类(本) | 车辆工程 |
机械类(本)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机械类(本)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类(本) | 智能制造工程 |
机械类(本) | 机械电子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机械类(本) | 新能源汽车工程 |
计算机类(本) | 软件工程(中美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计算机类(本) | 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培养) |
计算机类(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计算机类(本)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计算机类(本)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计算机类(本) |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
教育学类(本) | 小学教育(师范) |
教育学类(本) | 学前教育(师范) |
金融学类(本) | 经济与金融(中美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金融学类(本)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学类(本) | 经济统计学 |
能源动力类(本)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设计学类(本) | 产品设计 |
设计学类(本) | 视觉传达设计 |
设计学类(本) | 环境设计 |
设计学类(本)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工程 |
生物工程类(本) | 生物制药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质量与安全(中美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本)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数学类(本)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数学类(本) | 信息与计算科学(嵌入式培养)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德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日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 |
外国语言文学类(本) | 英语(师范) |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本) | 物流管理 |
仪器类(本)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音乐与舞蹈学类(本) | 音乐学(师范) |
中国语言文学类(本)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自动化类(本) | 自动化 |
自动化类(本) | 机器人工程(中美高校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
自动化类(本) | 机器人工程 |
常熟理工学院简介:
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省市共建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苏州师范专科学校与常熟职业大学合并,成立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现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51个招生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000多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6000多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591人,其中专任教师1195人,高级职称732多人,博士65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省双创博士”入选26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