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助手 > 专业百科 > 王牌专业 > 三峡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三峡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2023-08-01 来源:学赛搜题易

    三峡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医学影像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工程方向)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等级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备注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通信工程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金融学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旅游管理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临床医学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药学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2020年国家级三峡大学生物工程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农业水利工程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工程造价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地质工程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财务管理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广播电视学
    2020年省级三峡大学英语
    2019年国家级三峡大学水利水电工程
    2019年国家级三峡大学工程管理
    2019年国家级三峡大学土木工程
    2019年国家级三峡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9年国家级三峡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9年国家级三峡大学自动化
    2019年国家级三峡大学汉语言文学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环境工程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通信工程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金融学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旅游管理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临床医学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医学影像学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法学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生物工程
    2019年省级三峡大学制药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生物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一级学科名称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土木工程11075三峡大学B-
    2水利工程11075三峡大学B-
    3电气工程11075三峡大学B-
    4马克思主义理论11075三峡大学C+
    5中国语言文学11075三峡大学C
    6管理科学与工程11075三峡大学C
    7工商管理11075三峡大学C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075三峡大学C
    9生物学11075三峡大学C-
    10生态学11075三峡大学C-

    三峡大学简介: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学校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十二五”期间获批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十三五”期间获批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十四五”期间获批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法律、教育、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临床医学等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共有22个学院,80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9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0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套),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6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省级试点学院2个,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396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552人。

    |   THE END   |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赛搜题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