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志愿助手 > 专业百科 > 王牌专业 > 济南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济南大学重点专业有哪些?

    2023-07-25 来源:学赛搜题易

    济南大学重点专业主要有:

    国家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应用化学

    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年份等级学校名称专业名称备注
    2021年国家级济南大学生物技术
    2021年国家级济南大学环境工程
    2021年国家级济南大学工商管理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金融数学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体育教育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广告学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化学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车辆工程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材料物理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烹饪与营养教育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城乡规划
    2021年省级济南大学行政管理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物理学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金融学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土木工程
    2020年国家级济南大学通信工程
    2020年省级济南大学复合材料与工程
    2020年省级济南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20年省级济南大学环境设计
    2020年省级济南大学经济学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社会工作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汉语言文学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应用化学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机械工程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网络工程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会计学
    2019年国家级济南大学音乐学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金融学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特殊教育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英语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物理学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应用心理学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自动化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2019年省级济南大学环境工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一级学科名称学校代码学校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化学工程与技术10427济南大学B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427济南大学B-
    3材料科学与工程10427济南大学B-
    4应用经济学10427济南大学C+
    5工商管理10427济南大学C+
    6环境科学与工程10427济南大学C+
    7临床医学10427济南大学C+
    8社会学10427济南大学C
    9中国语言文学10427济南大学C
    10控制科学与工程10427济南大学C
    11化学10427济南大学C
    12机械工程10427济南大学C-
    13物理学10427济南大学C-
    14药学10427济南大学C-
    15管理科学与工程10427济南大学C-
    16土木工程10427济南大学C-

    济南大学简介: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5个(其中,高峰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3个、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省一流建设学科4个、省一流培育建设学科1个,省重点学科14个;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8个。

    |   THE END   |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学赛搜题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