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A+学科3个: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A学科5个: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A-学科9个:数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
B+学科5个:物理学、建筑学、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
B学科6个: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公共管理、设计学
B-学科1个:外国语言文学
C+学科4个: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C学科3个:海洋科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
高等学校特色建设点:广播电视编导(注:动漫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3个专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焊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家级:金融学、社会学、应用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统计学、工业设计、精密仪器、材料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会计学、工业工程、电子商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城乡规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力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交通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物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俄语、飞行器制造工程、风景园林、复合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核工程与核技术、环境科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物联网工程、应用化学、车辆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省级:经济学、数字经济、汉语言文学、核物理、空间科学与技术、智能车辆工程、智能感知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与结构、电子封装技术、海洋信息工程、智能装备与系统、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计算金融、市场营销、财务管理、服务科学与工程(威海校区)、材料化学、工业工程、工业设计、社会学、生物技术、数字媒体艺术、信息对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法学、飞行器动力工程、化学、环境设计、会计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金融学、人工智能、日语、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统计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哈尔滨工业大学简介:
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住所地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同时在山东省威海市和广东省深圳市分别设有校区。学校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
学校秉持“强精优特”学科建设理念,坚持扬工强理重交叉,形成了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支撑学科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