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以下为具体名单:
序号 | 学校名称 | 国家特色专业 |
1 | 安徽大学 | 生物科学 |
2 | 安徽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 | 安徽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4 | 安徽大学 | 考古学 |
5 | 安徽大学 | 新闻学 |
6 | 安徽大学 | 英语 |
7 | 安徽大学 | 法学 |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 一级学科名称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
1 | 应用经济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2 | 法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3 | 新闻传播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4 | 数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5 | 生态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6 | 统计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9 | 软件工程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10 | 化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11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12 | 中国语言文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B- |
13 | 外国语言文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4 | 社会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5 | 哲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6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7 | 理论经济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8 | 生物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19 | 中国史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2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21 | 光学工程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22 | 物理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23 | 考古学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24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10357 | 安徽大学 | C- |
安徽大学简介:
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