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认证通过的学校名单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有效期开始时间 | 有效期结束时间 | 备注 |
北京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天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4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天津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7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燕山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6年1月 | 2024年12月 | |
太原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7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中北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1年1月 | 2026年12月(有条件) | |
太原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4年1月 | 2026年12月(有条件) | 2020年1月至2020年 12月不在有效期内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大连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1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沈阳工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5年1月 | 2023年12月 |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东北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3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2019年1月至2019年 12月不在有效期内 |
大连交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佳木斯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1年1月 | 2026年12月(有条件) | |
上海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上海电机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江苏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8年1月 | 2023年12月 | |
南京农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扬州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南京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江苏理工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徐州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安徽工程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福建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山东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5年1月 | 2023年12月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山东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河南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河南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 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华中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6年1月 | 2024年12月 | |
武汉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湖北工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8年1月 | 2023年12月 |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湖南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四川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西南交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7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2020年1月至2021年 12月不在有效期内 |
西南石油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1年1月 | 2026年12月(有条件) | |
西华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昆明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4年1月 | 2026年12月(有条件) | 2020年1月至2020年 12月不在有效期内 |
西安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8年1月 | 2023年12月 | |
陕西科技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9年1月 | 2024年12月 | |
长安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0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陕西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
兰州理工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17年1月 | 2025年12月(有条件) | |
兰州交通大学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2022年1月 | 2027年12月(有条件) |
说明:
1.“专业名称”为专业的当前名称,部分专业在认证有效期内曾用其他名称,详请查询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网站(http://www.ceeaa.org.cn/);
2.部分专业已参加多轮次认证,“有效期开始时间”为首次通过认证的有效期开始时间,“有效期截止时间”为最近一轮通过认证的有效期截止时间;总的有效期起止时间不具比较意义;
3.部分专业的“有效期截止时间”包含“(有条件)”的,表示需要根据其最近一轮认证有效期内中期审核结论决定是否延长至有效期截止时间;
4.部分专业在部分年份不在认证有效期,相关信息在“备注”栏说明。
北京科技大学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由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数理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融合创新研究院、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等组成。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另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6个本科专业。
天津大学简介: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河。“甲午战争”失败后,学校在“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以设立学堂为先”的办学宗旨下,由清光绪皇帝御笔朱批,创建于天津,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学校初名北洋大学堂,内设头等学堂(大学本科)和二等学堂(大学预科),头等学堂设四个学门:律例、工程、矿务和机器。
天津大学设有卫津路校区、北洋园校区和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卫津路校区占地总面积136.2万平方米,北洋园校区占地总面积243.6万平方米,滨海工业研究院校区占地总面积30.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8772人,其中本科生19033人,硕士研究生13978人,博士研究生5761人。现有教职工4895人,其中院士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3人,中组部“万人计划”入选者39人,教授916人。
天津理工大学简介: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编有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14部,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12个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等,配套齐全。图书馆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纸质藏书217万余册、电子图书197万册、电子期刊3.4万种,拥有中外文高水平数据库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