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农学概论》复试加试
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是报考农学专业硕士的考试之一,其中《农学概论》作为考试科目之一,考生在备考复试加试时必须全面系统地了解农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主要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类方式,熟悉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掌握作物及其环境调控、作物育种方法与作物生产各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及基本原理。为了帮助考生明确考试要求和复习范围,我们特制定本考试大纲以供考生参考。
大纲性质
《农学概论》考试大纲适用于北京农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它的性质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便于考生明确考试要求和复习范围。
考试要求
考生需要全面系统地理解农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主要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分类方式,熟悉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和品质形成特点,掌握作物及其环境调控、作物育种方法与作物生产各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及基本原理。
卷面结构
考试卷面结构分为两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占70%,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占30%。考试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综合性答题。
大纲内容
本大纲共分为七个部分,涵盖农学的各个方面:绪论、作物的起源、分类与主要作物简述、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品质、作物生长与环境、作物种植制度与种植业区划、作物育种和作物生产技术。其中,每个部分包含的详细内容如下:
1.绪论
本部分介绍了农学的概念、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特点,以及我国作物生产发展现状及趋势。
2.作物的起源、分类与主要作物简述
本部分主要介绍了作物的广义、狭义概念,以及按照用途和农艺性状来划分的作物的类型。同时,还对作物的起源、分类和我国主要作物进行了简要描述。
3.作物的生长发育及其产量、品质
本部分介绍了作物主要器官特点及生理作用,作物生长发育特点及基本规律。此外,文章重点讲解了作物的产量形成、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提高产量的途径、产量形成过程中的“源、库流”关系、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品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4.作物生长与环境
本部分介绍了作物的生态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生态环境因子对作物的影响,生态条件的作用规律,作物生长中心与有机物的合成分配规律。
5.作物种植制度与种植业区划
本部分介绍了作物种植制度,种植业区划,作物布局,复种、间、混、套作、轮作与连作等。
6.作物育种
本部分介绍了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的方法,作物良种在生产中的作用,作物的育种目标、选择方法与程序,以及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7.作物生产技术
本部分介绍了整地播种技术,施肥技术,灌溉技术,收获与贮藏技术,以及农用机具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轻松备考,我们会及时更新历年考试真题和模拟试题等,想要获取更多考研考博相关方面的干货内容和题库资料,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优题宝”小程序即可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