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记录内容应描述患者的客观信息,护理人员通过观察、交谈、体格检查获得的信息,以及主观的推测、判断()

第1题
A.患者科别、姓名、年龄、性别、床号、住院病历号、入院日期、诊断、记录日期
B.页码、出入液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
C.护理记录应与医生的记录互为补充,突出描述生命体征、出入量、体位、管道护理、皮肤护理、病情变化及护理措施等指标或客观描述,保持一致性
D.记录频次可不视病情需要而定。当患者擅自离院、拒绝治疗护理等情况应真实记录
第2题
A.客观、真实、准确、完整、及时、规范
B.护理文书应当按照规定的内容书写,并由相应注册护士签名
C.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
D.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陪护签字
E.严禁篡改、伪造、隐匿、抢夺、窃取和毁坏病历
第3题
A.护理记录必须及时,不得拖延或提早,使记录资料保持最新
B.护理记录可以是观察和测量的客观信息,也可以是主观看法和解释
C.护理记录内容应准确、客观、真实
D.护理记录内容应简洁、流畅、重点突出,应避免笼统、含糊不清或过多修辞
E.护理记录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采用24小时制记录
第4题
A.特护记录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连续完整,语句通顺表达正确,标点正确
B.进修护士、非注册执业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应有执业资格本科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
C.打印出来的文书,发现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横线划在错字上,并在其后正确书写,不得采用刀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每页修改不得超过三处
D.因救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特护记录的,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
E.病情描述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应用医学术语,各项记录内容和时间相对应,能反应护理问题和护理效果
第5题
A.护理记录适用于所有病重、病危患者
B.病情发生变化、需要监护的患者
C.护理记录应客观、准确,书写内容应具有专科特点,并与护理计划或护理措施相符合
D.护理记录以简化、实用为原则,记录时间可不具体到分钟
第6题
第7题
A.护理人员出诊时仪容仪表必须符合医院要求,服务前向服务对象出示工作证件
B.出诊护士严格执行护理常规和各项操作规程。如患者病情出现变化,不宜继续提供当前护理服务时应及时转介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
C.出诊护士在服务结束后4小时内完善护理服务记录,确保护理服务记录客观、准确、及时、完整
D.居家护理服务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分类包装,并将其带回医院处理,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E.“互联网+护理服务”人员严格遵守保密管理规定,妥善保管信息平台的账号、密码及身份认证文件,不得交予他人使用,不得买卖和泄露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
第8题
A.应当根据相应专科的护理特点书写,记录应简明扼要,并体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记录时间应具体到分钟
B.脉搏短绌的患者,应分别记录心率/脉搏,对于无脉搏短绌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则记录心率或脉搏一项数值即可
C.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应客观记录患者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及效果
D.记录频次根据患者情况决定,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情稳定后,每班至少记录一次
第9题
A.评估单填写齐全无漏项,记录符合要求
B.措施实施后有后续效果记录,内容连贯,体现临床思维
C.记录及时、客观、准确,医学术语正确,与医疗记录一致
D.有仪器连续监测的患者,监测数据记录每小时不少于1次,频率及节律描述每班不少于1次,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E.依据患者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延续护理计划
第10题
B.各种记录应使用蓝黑水笔,记录过程中使用同一颜色笔书写。计算机打印的病历应当符合病历保存的要求
C.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中文,通用的英文缩写和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英文
D.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红色水笔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査下级护理人员护理记录的责任,修改内容应在原文上方采用红色水笔记录,并在需修改的文字上用画双线,保持原记录清楚
E.实习、未取得执业资格的护士书写的患者护理记录,应当经过本医疗机构注册护士审阅、修改并只签审阅护士全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