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考前模拟题一

自考 责任编辑:陈婷 2020-03-30

摘要:本文整理了2019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考前模拟题一,以供考生们在学习后用模拟题模拟考试,得到更好地复习效果。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试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本文整理了2019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考前模拟题一,以供考生们在学习后用模拟题模拟考试,得到更好地复习效果。注:不同省份、不同专业的自考试题及答案,只要课程代码和课程名称相同,都可参考使用。

点击进入 》》2019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考前模拟题二

2019年10月自考00152组织行为学考前模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组织行为学认为,人是组织的主体,现代化管理中,最主要的管理是对什么的管理( D)

A.环境 B .工作任务 C .物 D .人

2.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C)

A.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D .个性

3.在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中,采用一些标准化的图表。精密测验仪器来测量被研究者的有关智力、能力倾向、兴趣爱好、个性性格、成就需要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称为( C)

A.问卷调查法 B .问卷测验法 C .心理测验法 D .图表测验法

4.为了证明承包制与工作效率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先测定未实行承包制时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然后再测定实行承包制后班组群体的工作效率,这种研究方法就是( D)

A.现场实验法 B .实验室实验法 C .不同对照组准实验法 D .间隔时序准试验

5.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能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称之为( C)

A.第一印象效应 B .晕轮效应 C .首因效应 D .反射

6.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 A)

A.相对的 B .对象决定背景 C .背景决定对象 D .均等的

7.信息沟通最基本的目的是( B)

A.决策 B .信息交流 C 。反馈和评价 D .社会需求

8.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必须从下列哪一角度,才能判别冲突的价值( D)

A.领导 B .管理 C .竞争 D .绩效

9.塔克曼认为群体发展的第二阶段为( C)

A.形成阶段 B .规范化阶段 C .振荡阶段 D .发挥作为阶段

10.在领导行为四分图模式中,哪种领导方式效果差( A)

A。低关心人低组织 B .高关心人高组织 C .低关心人高组织 D .高关心人低组织

11.有关个人事业生涯选择的第二个重要决策,是对( B)

12. A.职业的选择 B .所在组织的选择 C .职务的选择 D .职位的选择

12.在合理的组织目标应具有的特征中,组织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以及组织所处的特定环境相适应,这就是组织目标的( D)A.社会性 B .一致性 C .协调性 D .适应性

13.领导决策的集体决策原则要求, 决策的形成一方面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 另一方面必须发挥下面哪个机构的作用(A)

A.参谋咨询机构 B .职工工会 C .党组织 D .董事会

14.权力就其来源可分为六种,其中来自于行使权力者有法定地位或传统观念赋予的影响力的权力,叫做( C)

A.强制性权力 B .鼓励性权力 C ,法定权力 D .崇拜性权力

15.需要型激励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要了解职工的各种( C)

A.习惯 B .价值观 C .需要 D .动机

16.双因素理论中,那些能预防职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的因素称为( B)

A.激励因素 B .保健因素 C .满意因素 D .不满意因素

17.控制论研究结果表明,控制幅度最大不能超过( C)

A.11 B .16 C .12 D .6

18.在压力来源中,与终身经历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压力源是( A)

A. 工作安全。提升。调动与发展的机会 B .组织内部的因素

C .与上下级和同事关系 D .个人与家庭利益和企业的要求

19.在领导行为评价 CPM法中, P 代表的含义是( C)

A.领导者在组织中的威信 B .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C .领导者的工作绩效 D .领导者的个人品德

20.衡量工作绩效的指标除了工作效率、工作任务以外,还有( D)

A.时间效益 B .工作数量 C .工作质量 D .工作效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到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X 理论认为( ABC)

A.人生来就是懒惰的 B .人们天生的目标就是跟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 C .人们具有非理性的感情,不能自约束

D.社交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激励因素 E 。逃避责任,缺乏进取心,不是人的天性

2.组织行为学又是一门具有两重性的学科,这种两重性来自下列几个方面( ACE)

A.多学科性 B 。多交叉性 C .研究对象“人”本身的两重性 D .多层次性 E .管理的两重性

3.下面哪些选项符合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BDE)

A 工高 XV低=M高 B.E 高。 V 高 M高

C.E 低 xV 高 M高 D. E 低 xV 低 M低 E. 工中 XV中一二中

4.造成职工不公平感的原因有( AD)

A 客观分配的不公平 B .奖酬的绝对数量 C 。付出的劳动绝对数量

D.个人在认知上的主观片面性 E .个人的地位与权力

5.下面关于动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CDE)

A.同一动机可以引起不同的行为 B .同一行为必然出自同一动机 C ,好的动机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

D.错误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一些外表积极的行为 E .动机总是一种主观的状态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组织中,领导者才是创新的主体。 ()

2.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于 1963 年前后提出了压力理论。 ()

3.从心理学角度看,工作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除了工作者的个人特征和工作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外,还要考虑整个组织氛围和管理方式。 (Y)

4.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就是计划。 ()

5.在组织中,处于同样职位和权力的不同领导人,他们的领导效果迥异,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基本的原因往往是不善于运用权力。 ( Y)

6.事业生涯管理涉及两个基本的层面,一个是事业生涯的自我管理,一个是客观环境对事业生涯的调整。 ()

7.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绩效规范。 (Y)

8.血液占优势的属于粘液质气质。 ()

9.群体规模越大,工作绩效越高。 ()

10.组织只是群体的总称,它不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

1.错。组织中,被领导者才是创新的主体。

2、错。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根据社会心理学中认知失调理论于 1963 年前后提出了公平理论。

4.错。人们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寻求并实现某种最优化预定目标的活动就是决策。

6.错。事业生涯管理涉及两个基本的层面,一个是事业生涯的自我管理,一个是组织对事业生涯的管理。

8.错。血液占优势的属于多血质气质。

9.错。群体规模适中,工作绩效才越高。

10.错。组织既是群体的总称,也是管理的一种职能。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知觉

2.创造性行为3.群体凝聚力

4.满意度

5.管理幅度

1.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个属性的综合整体反映。知觉是比感觉更高一级的反映形式,它比感觉更全面更深刻。

2.创造性行为,是指人这个主体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后形成一定目标和控制或调节客体过程中产生出前所未有的并具有社会价值的新成果的一种行为。

3.所谓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它是维持群体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合力。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效率和效果。

4.满意度是指,员工期望得到的报酬与他们实际得到的报酬之间的差距。人员的满意度成为评价领导绩效的一个重要标准。

5.所谓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属数目。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1.什么是社会知觉?它于自我知觉是什么关系?

2.领导权力的来源有哪些?

3.简述菲德勒领导权变论的基本原理。

4.人的行为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5.简述激励的机理。

1.答:社会知觉包括:川对他人的知觉,也就是对他的需要、动机、价值观、兴趣、能力、性格等的知觉。 (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3)对角色的知觉,是指对人们所表现的角色行为的知觉。 ( 4)对因果关系的知觉,这是指在有关的一系列社会知觉中,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原因和结果的判断。自我知觉往往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而在社会知觉中必然发生自我知觉。可见二者是在心理活动中紧密地相互联系着的。我们在对人知觉中认识别人,同时也认识到别人如何对待自己。当别人肯定自己的行为时,则产生自我满意的知觉;如果自己的行为受到指责,就会进人自我羞愧、或自我痛恨、或自我愤怒的知觉中。即使在某个时候单独进行自我知觉,也可能联系过去有关的社会知觉。自我知觉总是在社会知觉中进行的。

2.答:领导权力来源于以几个方面: (1)传统因素。传统因素是指人们对领导者的一种由历史沿袭而来的传统观念。一个人一旦正式担任了领导职务,就自然获得了这种传统所附加给领导者的力量。 (2)职位因素。职位因素是指个人在组织中的职位和地位,居于领导地位的人,组织赋予他一定的权力,职位因素对权力的形成作用,是以法定为基础的,它与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没有直接联系,它是社会赋予领导者的一种力量,任何人只要居于这样的职位,就会获得这种力量。 (3)资历因素。资历就是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当资格和经历能够增强领导者的影响力时,就形成资历因素。人们会对一位资历较深的领导者产生一种敬重感。

3.答:权变领导论认为,领导者的领导是否有效是在领导者行为与某种组织因素相互作用的形势下决定的。一些领导者在一种形势下或在一种组织内可能有效地领导,而在另一种形势或另一种组织内却无效。

4.答:综合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人们行为的共同特征有: (1)自发性:人类行为是自动自发的,外力可能影响其行为,但无法发动其行为。外在的权力、命令、无法使得个人产生真正的效忠行为。 (2)因果性:任何一种行为的产生都有其起因,遗传和环境可能是影响因素。外部条件也可以影响内在的因素。 (3)目的性:人类行为不是盲目的,它不但有起因,而且有目标。有时候第三者或旁人看来毫不合理的行为,对其本身来说却是合乎目标的。 ( 4)持久性:行为指向目标,目标没有达成以前,行为不会终止。也许会改变行为方式,或由外显行为转变潜在行为,但还是持续不断地向目标进行。 ( 5)可变性:人们为了追求目标之达成,不但常改变其手段,而且因学习或训练而变换手法。这是区别于受本能支配的动物行为,具有可塑性。

5.答:在一般情况下,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成自身的动力。一个人的行为受外界推动力或吸引力的影响,再通过个体自身的消化和吸收,产生一种自动力,才能使个体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自动力越大,行为也就越积极,反之亦然。而自动力的大小,固然与推动力或吸引力之强度有关,但也离不开个体自身的因素,同样程度的作用力,对于不同的人可能会产生强弱悬殊的自动力,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不言而喻,当人们的思想状态,由被动的“要我做”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做”时,他对实现目标的愿意程度,达成组织目标的驱动力量,已由量的积累转变为质的变化。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展开论证并联系实际。

1.行为改造性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有何不同?它侧重研究什么问题?

2.试分析一下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发展的思路。

1.答:

(1)内容型及过程型理论,侧重于人的需要、理解和认识等。 0 理因素对激励的影响,在心理学上属于认知学派。它虽然对认知的心理过程描绘得淋漓尽致,却对行为结果及其反作用说明得不够。例如,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体时,这种行为就可能重复出现,反之,则会消退和终止。这种状况心理学中称为“强化” 。这是为什么?它有什么理论依据?行为科学家对此进行 I 研究,并由此而建立了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这一理论帮助管理人员采取可操作的激励措施,因而受到欢迎。

(2)当代行为发行型激励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斯金纳认为人们作用于环境的结果,如果使他的需要满足,这种行为的频率就会增加,这就称为强化刺激。凡能增强反应强度的刺激物,即称为强化物,人们可以通过控制强化物来控制行为,求得行为的改造。

(3)斯金纳认为:运用“强化”以改造行为一般由四种方式,这四种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分别是:

①正强化。用某种有吸引力的结果,在企业管理中称为奖酬。②负强化。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③自然消退。取消正强化,对职工的某种行为不予理睬,以表示对该行为某种程度的否定。④惩罚。以某种带有强制性的、威胁性的结果,例如批评。降职、罚款、开除等来创造一种令人不快乃至痛苦的环境,或取消现有的令人愉快和满意的条件,以表示对某一不符合要求的行为的否定,从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4)综上所述,行为改造性激励理论与内容型、过程型激励理论并不矛盾,而是在二者的基础上加以运用。所以有的理论家把它称为 ABC公式, A,表示产生行为的前因; B指行为本身; C即行为的后果。这一概括,表达了行为的前因后果,前因是产生动机的内在因素、后果为导向目标的外在刺激,强化而形成激励。这一表述,大大增强了管理的可操作性。

2.答:企业组织的变革与发展,实质上就是从一种组织形态向另一种组织形态的过渡 c 企业的组织变革与发展必然要与此相适应,由此,会呈现出如下趋势:

(1)组织结构形式的多样化。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以及多种经营形式的发展,我国大中型企业组织结构基本雷同的模式已经被突破,正向形式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2)企业管理的战略化与企业发展的国际化。企业加强战略管理是改革开放这一新形势的必然要求。首先,改革产生了日益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要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谋划竞争战略,在竞争中求生存。图发展。其次,改革使我国生产力得到很快的发展, 需求结构在静态和动态上均有厂巨大变化, 迫使企业提高自己对市场的预测力,加快产品开发的步伐。第三,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世界性的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使现代企业的战略环境发生一系列巨大变化。企业能否形成强有力的战略管理能力还有赖于其自身的努力。为此,在加强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①要从以个人为主的战略管理转向以组织为主的战略管理;②要从被动式、反应式的战略管理转向积极主动的、预见式战略管理;③要从战略管理的需要出发,突出管理的重要职能:④广泛沟通,减少战略执行的阻力。

(3)组织职能经营化和组织发展社会化。企业为了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强化经营管理职能是一项基本的组织对策。企业组织职能经营化的过程可归纳如下:首先,销售部门独立出来,第二步,随着销售部门业务的拓展,市场调研、广告宣传与今后服务等业务也越来越经常化和专业化,需设专门人员从事这些工作。第三步,着眼于短期产品推销的销售职能与着眼于长期产品和市场开发的营销职能逐渐分化,要求在组织形式上设置专门人员负责协调这两方面工作。第四步,组织全面经营化。

(4)组织发展规模趋于小型化。世界各国在展开竞争的过程中,对中小企业的兴趣和重视与日俱增。小企业表现出大企业所不具有的竞争优势:投资少,工作效率高,成员创造性强,易开发出短、平、快产品,适应性强,灵活性好。尤其是高科技专业化式的小型企业,由于其独到的技术诀窍,具有长期独立生存的能力。

(5)组织运作的高效化和民主化。管理工作的效率通常是指完成某项活动的产出与投人之比。高效化就是要使减少而产出增加。从我国目前企业状况来看,达到高效化的基本对策就是把多余的人精简下来,但精简人员和机构并非是实现管理工作高效化的惟一途径,它还需要其他手段相配合。采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实行标准化作业,通过取消或合并等工作,工作单位的结构式调整。在强调管理工作高效化的同时,企业管理民主化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更多资料
更多课程
更多真题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自考备考资料免费领取

去领取

距离2024 自考考试

还有
  • 0
  • 1
  • 5
自考报名

每年3月、8月

领准考证

考前7天

考试信息

每年4月、10月

成绩查询

考后45天

专注在线职业教育23年

项目管理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厂商认证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