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推荐:
新高考选科方式?钦州2024
新高考选科方式在不同省份均不相同,目前存在三种选科模式。浙江“7选3”模式、上海、山东、北京等省市的“6选3”模式以及江苏、河北等八省市的“12”模式。浙江、上海在高考改革初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弃物理”现象,但两省市纷纷发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数来保障物理科目赋分公正。在选科时,考生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对高考成绩、专业报考以及未来职业有影响?以下7个因素应该至少考虑到:
1、学科基础及提升空间
学科基础是判断选科起点的关键因素,而提升空间则是未来可能的体现。学科基础代表的是现实状况,而提升空间则代表了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
2、个人学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要去找到学科背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绝对不是一件难事。兴趣倾向的评定一定不能太过主观,建议学生和家长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综合评判。
3、生涯规划
在选科前应该先落脚于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想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往前可追溯至上哪所大学,学习什么专业,这些都可以先落脚于选科组合。建议在设定职业目标之前,学生应该多多参与社会实践。
4、高校专业招生要求
新高考选科下高校专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高校专业录取直接与选考科目挂钩,因此高校招生专业要求在考生选择科目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学科学习难度差异
在满足其他主要因素的同时,可以适当考虑学科学习难易搭配。物理、化学是普遍认为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如果同时选考则建议搭配一个学习相对容易的科目。
6、实际可操作性
由于每位考生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建议统一的选科方案,考虑到自己的条件、能力、兴趣等问题,并结合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师指导进行综合选择。
7、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主要是指家人对选科的意见和建议。在选择时可征询他们的意见,但不宜完全听从,尤其是在家庭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考生不宜因为经济原因而放弃自己的选择。
总体而言,新高考选科是一个从现实出发,面向未来的选择,语文、数学、英语是高考的三大科目,而其余三门则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基础以及未来职业规划等进行选择。希望帮助考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选科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