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推荐:
2024新高考选科方式?张掖
全国新高考选考现状概览
在目前实施新高考的14个省份中,存在三种选科模式。一种是浙江“7选3”模式,一种是上海、山东、北京等省市的“6选3”模式,一种是江苏、河北等8省市的“12”模式。浙江、上海在高考改革之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弃物理”现象。两省市纷纷发布物理最低保障基数来保障物理科目赋分公正,高校也对招生专业选科要求进行调整,来调节物理选考人数。第三批高考改革省市纷纷采用“312”模式,要求考生在物理、历史两个科目中必须选考一门,有效避免了“弃物理”现场的再次出现。
如何选择高考科目?7个因素需考虑
选科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对高考成绩、专业报考甚至未来职业都有影响,选科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7个因素。
1.学科基础及提升空间
选科要以自己的优势学科为基础,在学科基础好的情况下,再考虑提升空间,提升空间是选科后到高考前,影响学科成绩变量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数及排名来判断。
2.个人学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要在学科背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借助一些专业测评综合评判,不能太过主观。
3.生涯规划
在选科之前,要考虑自己未来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从事什么职业,往前追溯至上哪所大学,学什么专业等问题,并多参与社会实践,接触不同的职业,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职业了解。
4.高校专业招生要求
新高考下,高校专业有不同的选科要求,录取和选科直接相关,因此高校招生专业要求在考生选择科目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5.学科学习难度差异
六门科目中物理、化学是学习难度较大的科目,可以适当考虑学科学习难易搭配,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6.区域优势
区域优势在某些情况下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想要留在某个地区发展的学生而言,要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方向及当地大学专业的优劣。
7.自身实际情况
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身体素质等都会对选科产生影响,因此,选科还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总之,选科不仅涉及高考成绩,还有专业选择、未来职业发展等问题,需要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