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科技大学2025年学科专业优化调整解读:推动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
2025年,黑龙江科技大学正式启动新一轮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工作,旨在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对接产业转型需求。此次调整以“停—撤—增—改”为核心策略,围绕“强工、优理、精文”的发展思路,推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立足地方经济,服务“4567”现代产业体系
此次调整强调“需求导向,服务地方”的基本原则,紧扣黑龙江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学校将重点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契合的新兴专业,提升专业布局与产业链、人才链的对接能力,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精准度。
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面对新工科、新文科发展的新趋势,学校提出“学科交叉,融合升级”的发展路径。通过推动工科与文科、理科与工科的交叉融合,探索建立专业集群,构建多元融合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三、突出特色优势,优化专业结构
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坚持“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明确各专业的发展方向。工科类专业将做大做强,理科类专业做优做细,文科类专业则注重特色化发展。通过优化结构,提升内涵建设水平,淘汰与产业脱节、同质化严重的传统专业。
四、动态调整机制,提升教育质量
此次调整还引入“动态平衡”机制,计划2025年停招2—3个专业、新增2—3个专业、撤销3个专业,使优化调整比例达20%以上。同时,强化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打造1—2个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提升整体办学水平。